发布于 2024-11-09
1、教案:就是教学的内容文本,是教学设计的最核心的部分。一般地有表格式、课堂实录式、普通文本式等。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教案是指导老师自己上课用的。也是考察一个教师备课的一个依据。(苍山子)信息技术教育课教学设计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设计稍有不同,但基本原则是类似的。
2、教学过程不一样。传统的教学设计下,教学过程基本上就是老师讲,学生听。整个课堂由教师主导,学生很少或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而信息化教学设计中,教学过程由传统的知识归纳、逻辑演绎式的讲解式教学过程转变为创设情境、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学习等新的教学过程。
3、教学设计是教学的整体构思,包括具体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整个教学内容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案是具体的上课体现,是教学过程的全部。想要在教学设计方面更近一步的老师可以了解下继教网举办的教学设计指导师培训班,百度教学设计指导师,第一页第一条信息。
4、概念的范畴不同教案是教育科学领域这的一个基本概念,又叫课时计划,是以课时为单元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案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教学进程,内含教学纲要和教学活动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应用和各种组成部分的时间分配等。
5、这都是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进一步明确的问题。我以为:教学设计不能与教案划等号。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其重在建立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上,同时其也是一个动态的更新过程。
6、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叙事的区别:①教学案例与教案: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育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育措施的简要说明,反映的是教学预期;而教学案例则是对已发生的教育教学过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学结果。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师生互动增多,形成快速反馈,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上既能深入思考,又能积极参与,充分地展示自己,使他们在教中学,在学中教。这样,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性”教学,变为师生双方交流、参与的“互动式”。
我国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方面已经得到很大的进展,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是距离这一创新阶段还有较大的差距,开展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教育工作者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这 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 们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的努力使他们重 新审视教育的基本准则,思考未来信息社会教师职业的一系列新特点。
1、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环境。巧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情景。巧用信息技术,让课堂灵动起来。巧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小学生的拓展能力。巧用信息技术,促进互动,提升教学效率。
2、多媒体教学能够使课文教学变得绘声绘色,多么有料! 多媒体教学的“弊”多媒体教学也出现了误读,最典型的莫过于“只要是课件就是先进”,很多时候,我们的语文课堂里不再是以语言训练为主体,取而代之的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课件。
3、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能够优化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中保障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不停地解说,学生被动地听讲,学习活动完全教师来掌控,课堂的主体偏向于教师。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到信息技术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地、生动地学习。
教学内容、理论、实践,进行不断地总结、创新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信息技术知识,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三是不断丰富电子备课资源。学校在校园网上建立和完善语文电子备课平台,及时上传最前沿的科研信息、最实用的教学资源。同时,每学期末,收集各年级优秀教学设计(含教案、课课练、课件等),形成学校“语文教学资源库”,不断丰富教师的备课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会有力地促进教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改革,推进教育方法更新,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产生最大效益。加强校务电子管理和网站建设,增进学校对外交流为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学校建有校务管理电子档案,学校及各处室的资料、档案分门别类进行存放,并及时上传到教育局电子档案管理中心。
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效果相当明显。